一、光源選擇:匹配光譜與測試場景
氙燈
優勢:光譜覆蓋185-2600nm,接近自然太陽光,尤其適合光伏電池測試(如硅基、鈣鈦礦電池)。其瞬態響應快,無需預熱,但壽命較短(約1000小時),需高壓啟動。
適用場景:高精度光伏測試、瞬態光電壓譜分析。例如,某光伏實驗室選用氙燈模擬器,實現IV曲線測試精度±0.5%。
LED
優勢:壽命超10000小時,波段可調(紫外-紅外獨立控制),低壓安全,長期成本僅為氙燈的1/3。
適用場景:植物光周期研究、光催化反應監測。例如,某光催化實驗室采用LED模擬器,實現連續48小時反應監測,穩定性±0.3%。
多光源組合
優勢:通過氙燈與LED互補,覆蓋全光譜(300-1800nm),提升模擬精度。
適用場景:光伏測試、材料耐候性評估。例如,某研究機構采用氙燈+LED組合模擬器,光譜匹配度達(誤差≤1%)。
二、尺寸選擇:平衡測試面積與均勻性
單片測試儀
規格:測試面積100-400cm²,適合125/156mm標準電池片。
案例:某電池廠選用200×200mm模擬器,輻照均勻度≤±2%,滿足IEC60904-9標準。
組件測試儀
規格:測試面積≥1000×2000mm,支持72片晶硅組件測試。
案例:某組件工廠采用2000×1350mm模擬器,輻照強度700-1020W/m²,實現全尺寸組件出廠測試。
三、等級選擇:依據國際標準與核心指標
指標:光譜匹配度±12.5%、輻照均勻度≤±2%、時間穩定性≤±0.5%(長期)。
適用場景:科研院所、認證實驗室。例如,某高校選用模擬器,完成鈣鈦礦電池效率驗證,數據獲國際認可。
指標:擴展波長范圍至300-1200nm,增加評估。
適用場景:多結太陽能電池測試、光化學實驗。例如,某空間機構采用模擬器,完成三結電池太空環境模擬。
經濟型(B/C級)
指標:光譜匹配度0.6-1.4、輻照均勻度≤±5%、時間穩定性≤±5%。
適用場景:教學演示、初步篩選測試。例如,某職業院校選用B級模擬器,完成光伏基礎實驗,成本降低60%。